当前位置:首页 > >最新动态 > 《人民法治》大篇幅报道红枫“性侵预防大篷车”
《人民法治》大篇幅报道红枫“性侵预防大篷车”
  • 发表日期:2019-06-30
  • 点击量:5997

刚刚出版的《人民法治》半月刊在“特别策划”栏目中,以4页篇幅,介绍了红枫中心“性侵预防大篷车”的工作和红枫专家观点。

红枫中心早在2006年在北京朝阳、石景山、大兴等流动人口聚集地进行流动家庭需求调研时,就开始关注女童性侵问题。当时以王行娟为首的专家和志愿者们听到很多家长反映,“我们早出晚归,孩子一天到晚挂个钥匙到处跑,男孩顶多淘气学坏,最担心的是女孩受害。”女童性安全成为与子女学业、亲子关系并列的三大问题之一为流动家长所关注。红枫中心在其后开展的“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每天三个十分钟”项目中,无论是编印教材,还是家长课堂、入户辅导,都注入了与性安全相关的内容。

自2011年开始,红枫在河北赵县连续三年开展“农村女童性侵犯预防教育”项目,编制出了适合小学生和家长性侵预防教育培训的系列教材。2013年5月海南小学校长带学生开房事件,引起社会强烈关注。红枫立刻行动,推出预防性侵“大篷车”活动。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高度重视及运作下,2013年9月3日,由全国妇联牵头举行了“守护童年”百家公益联盟启动仪式,支持红枫中心的“大篷车”活动。“大篷车”从北京的中小学和社区,开到安徽阜南、武汉、河北肃宁、宁夏灵武和贺兰、山西太原、河南新县、深圳等地。

截至2015年8月,“大篷车”在小学、初中、社区举办了70余场培训,受益儿童达4500余名,家长超过500名;6次TOT讲师培训,有600余名社区干部、教师、咨询师和社工参加,遍及北京、河北、宁夏、深圳、四川、青海、陕西、安徽等地,他们在培训后,先后在本地持续开展儿童性侵预防教育工作,扩大对儿童和家长的覆盖面。“大篷车”儿童性侵预防教育公益大讲堂项目,通过大讲堂和互联网,广泛普及儿童性侵犯预防知识,提升儿童自我保护能力,降低儿童遭受性侵伤害的风险。通过项目运作,基本建立了以预防教育、个案干预和多机构合作救助的儿童性侵防治体系。

红枫开展项目不仅仅是服务,更多的是致力于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性侵预防教育的工作模式,并向全国推广。从项目开展情况来看,取得了良好成效。

红枫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指出,目前对儿童、青少年开展科学系统的性教育,补齐国民教育短板,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,预防性侵害,以及降低青少年性罪错的发生都很有必要。专家呼吁持续推进儿童性教育纳入校本课程。普及性教育,学校教育、家庭教育、社会教育要齐发力,老师、家长都要加强培训,如果还是耻于谈性、羞于谈性,羞答答、欲盖弥彰,性教育根本做不好;只有坦坦荡荡,当做一门科学来讲,孩子才能坦坦荡荡接受它。